1.下列各项中应列入现行国民经济生产统计范围的是( BCD )。
A.野生动物、植物的生长
B.商品性货物生产
C.自用性货物生产
D.对外单位提供服务
E.家务劳动
2.评价二手资料的可用性除了要考虑资料内容的适用性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 ABCE )。
A.资料的生产者是谁
B.资料的生产目的和时间
C.资料是如何生产的
D.数据量的多少
E.资料是否正确反映了情况
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错 )
属于本部门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超出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4.现金归行速度是指每单位货币从银行投入流通又返回银行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天数)。( 对 )
5.企业统计指标设计只要遵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需要就可以。( 对 )
6.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对 )
7.探索性调查中所指的二手资料不仅是指数字形式的资料(二手数据),还包括许多文本资料,如标准分类目录、地理区划文件、基本单位名录等等。( 对 )
8.一项工程已建设完成,具备生产设计规定的条件,并经过负荷试运转,经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合格,这项工程应作为新增固定资产统计。( 错 )
9.数据整理必须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整理方案进行。( 错 )
10.定性调研是对一些无代表性的个案组成的规模较小的非概率样本进行的,对调研结果不进行量化、不进行定量分析,也不用来推断总体的统计调查活动。( 对 )
1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指报告期末家庭平均收入在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镇居民数。( 对 )
12.财政收支差率等于财政支出除以财政收入。( 错 )
13.餐饮业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对 )
1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 对 )
15.统计图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的真实情况。要避免由于绘制技术的粗糙而发生差错;要避免由于表现方法的失当而引起读者的错觉。( 对 )
16.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活动总成果是指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部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成果的总和。( 对 )
17.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的数量×该种产品的单价)。( 错 )
18.统计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调查必须要用数字说话。( 错 )
19.下列关于统计标准化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规范统计秩序
B.提供统计数据可比性
C.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阶段
D.为统计指标分组提供依据
20.商品零售价格的调查范围涉及到( )个大类的商品零售价格。
A.10
B.12
C.16
D.18
21.《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作为划分依据的指标是(A)。
A.从业人员数
B.企业类型
C.产量
D.专业技术人员数
22.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按工作岗位可以分为( B )类。
A.4
B.6
C.8
D.10
23.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参照联合国的原则性规定和国际通行作法,我国的基本单位划分为法人单位和( D )两类。
A.基层单位
B.活动单位
C.附营活动单位
D.产业活动单位
24.要反映一个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应选择( D )指标。
A.房屋总面积
B.商品房销售面积
C.人均住房面积
D.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25.统计基本单位是指在我国境内,除( C )以外的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A.法人
B.产业活动单位
C.住户
D.外商投资企业
26.铁路运输业包括( ABCDE )
A.铁路客运
B.铁路货运
C.调度、信号
D.机车、车辆
E.检修、工务
27.在进行统计设计时,按统计分组表与统计调查表的逻辑关系,应当(C )。
A.先设计出调查表
B.先产生调查表再产生统计分组表
C.先产生统计分组表再产生统计调查表
D.同时产生调查表与分组表
28.2002年修订并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为( A )个门类。
A.20
B.16
C.15
D.13
29.下列关于统计设计的描述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D )。
A.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统计活动整体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B.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进行统计分组的设计
C.在进行统计设计时必须考虑统计力量的组织
D.统计分析方案的编制不属于统计活动整体设计
30.《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下列指标中可作为划分依据的有( ADE )。
A.从业人员数
B.企业类型
C.产量
D.资产总额
E.销售额